其他页面banner图
行业动态 

新基建对冲经济下行?请先回答这些问题!!

信息来源:

一、专家们有点草率?

 

尽管大家喜欢骂专家,但我一直尊重很多专家,他们侃侃而谈,仿佛啥都懂,仿佛啥都理解那么透彻。直到有一天,他们讲到了我也稍微还懂一点的领域,然后我才发现,很多所谓专家,讲出来的东西真心草率!如此草率可能祸国殃民!

 

例如,近日有些专家们开始大肆鼓吹新基建,认为对冲经济下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新基建,甚至号召这些大规模新基建都用PPP模式。受此鼓动,网上各种跟风,好像轻轻松松经济就要起飞了。对于一个曾在基层从事基建融资的金融人来说,我对专家们只提口号,不讲路径,只说理论,不懂实际深表遗憾。

 

新基建是方向没有错,但决不是短期内毕其功于一役的事;新基建是对冲经济下行的方式,但决不应该是最简单和最主要的方式。新基建只能在未来极大的财政压力下分年逐步推进,每年的规模有限,并且PPP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承载模式!!

 

二、一个案例

 

我们先从一个真实的案例说起,让大家知道现在每个具体的基建项目是怎么推进。

 

地级市A,常住人口550多万人,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300亿元,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450亿元,应该说这不是一个很穷的城市。为补齐城市医疗卫生短板,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,A市计划建造一座市级综合医院。

 

这是一个典型的新基建项目,大家可能会觉得很容易啊,财政拨点钱,银行贷点款就解决了呗。但事实真是如此吗?

 

市政府做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,计算发现建设这所医院的成本高达30亿元。接下来摆在市政府面前的灵魂拷问就是:用什么模式建设这个医院?钱从哪里来?未来用什么来还?

 

首先,能不能不花钱,引入民营资本投资?专家们天天喊着放开民营资本,问题是举目四望 ,全国现在有多少民营医院能够跨区域承担起500万人口城市的综合性医院运营?这不是该项目的问题,而是涉及医院行业全国性的问题,根本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。

 

运营看来只能找当地人民医院。医院是公益性行业,每年经营赚不了多少钱,那么30亿元的建设成本和融资成本怎么办?

 

当地政府只能选择要么自己投资,要么采用PPP引入社会资本投资。

 

自己投资两大问题:第一、这个项目资本金9亿元怎么出?减税降费的背景下,财政原本已经十分困难,再拿出9亿元预算真心太难;第二、怎么融资?项目现金流都不够医院日常经营支出,哪还有额外的钱用于还本付息,所以只能靠财政补贴。但财政付款到项目得有明目啊,这样补贴实质就是增加了政府隐性债务,这几年国家为了防范隐性债务,出的文件不计其数,派出的审计组高举高打,地方政府为此头疼不已。

 

目前有的地方为了推动一些着急项目,也冒着合规风险采用施工方垫资等实质上有很大问题的做法,但市政府前期已经干了不少这类模式,一些合作比较好的施工方已经垫了不少钱,这个项目金额太大,很难再找到合适的施工方垫资了,同时这种明星项目如此操作后续也很容易被盯上和查出问题。

 

市政府想来想去定下了用PPP模式推进,并且由于财政实在没钱,所以设计了期限30年,收益率远低于市场水平的PPP方案!!也就是说,市政府最终选择钱从PPP模式来,同时用未来30年的时间还钱。

 

但这项目还钱时间极长,给的收益率还极低,这个活谁干??连嗜项目如命的央企施工企业都退却了,最后通过省政府协调了省内一家施工类国企来干。这家国企已经揽了不少类似的活,其账面的资产负债率没有超过80%,但实际债务率远高于此。在各种或明或暗的操作之下,很多项目公司没有并表,同时项目资本金都是各种腾挪,实际上都来源于债务,最后都是要还的。如此困难,但也只能迎难而上!


PPP项目模式较为复杂,政府内各部门的协调,施工方和咨询机构的协调,中间各种幺蛾子,从这个项目决定采用PPP,到最后正式签约就已经花了一年多,这已经算谢天谢地的速度了,但在这期间这个项目可是一毛钱没投入。

 

这就是一个旁观者目睹的新基建项目的日常,这是一个活生生的真实案例,个中真正的苦处和难处,估计只有地方政府基层项目负责人才能真正体会,这绝不是一些专家理解的一张口一闭口一个医院就能起来的。

 

三、基建难在哪

 

现在很多人思路还停留在从前,还认为什么问题都可以简单一波推解决。何曾想过,我们已经走到了改革的深水区,很多问题并不是出几个简单的政策就能在短期内解决。那么,和以往基建对冲经济下行相比,今天有哪些不同??

 

1、错综复杂的法规体系

 

在过去十年里,为了解决政府隐性债务问题,为了规范政府投融资模式,我们出台了许许多多错综复杂的文件。这些文件可能来自不同部门,这些政策可能来自不同层级政府,他们彼此互有勾稽,甚至相互冲突。这些文件起到了很好的防风险和规范的作用,但同时也极大拉低了政府项目推进的效率!

 

十年前,银行很容易把钱给融资平台,平台很轻松可以放手开干;十年后,城投融资的约束极多,政府项目的包装极难,项目推动的难度呈几何级数上升。这就好比十年前,我们一波政策出来,前面是一片空旷的平地,大家可以潇洒奔跑;十年后,赛道已经被规定好了,大家还被绑住了手脚,怎么奔跑?难道把前面出台的那么多政策全部废了?那风险怎么防控,政府的公信力从此又在哪里?

 

2、承重的财政负担

 

当前的财政形势有多严峻?2019年全国财政未完成全年预算任务,财政税收增速创半个世纪以来新低;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连续四年下降;财政收支差高达4.8万亿,创历史新高,考虑到专项债后的实际赤字率为7.1%;23个省市财政自给率不足50%,保增长、保发展,保民生出现困难。

 

大家都知道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巨大,财政极为困难,于是以为中央财政可以在最后拉一把,没想到财政部长在《求是》发文,说的是“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,短期内财政收支矛盾会凸显”,“坚持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思想”,原来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!

 

简单说,相比以前,我们不仅被规定了赛道,被绑了手脚,还背上了沉重得多的负担,现在你们叫我像以前那样轻松奔跑?

3、房地产的夜壶

 

以往的基建对冲经济下行少不了另一半,房地产。这边政府修路,修桥,修地铁,挖个湖,周边的地价飙升,而后在火热的房地产市场中畅快卖地,增加财政收入;有钱了可以把修路修桥的钱还上,剩下的钱可以撬动更多的债,进一步修路,修桥,修地铁,故事这才讲圆满了。

 

现在房地产市场完全被约束住,略有放松也是针对疫情下的救市措施,房住不炒依然是政策红线,对银行的房地产融资政策还是死死卡住,那基建+房地产的逻辑没法闭合啊!

 

原来一男一女两人合作,才生下了娃,现在就留了一个女的,叫人家生一个,这??这年头,不放开房地产谈大规模基建,就是扯淡!

 

四、基建之殇

 

本文的目的不是说不搞基建,甚至本文一开始就承认新基建是很重要的方向。但大肆鼓吹基建,认为新基建可以很容易对冲经济下行,觉得新基建全部可以通过PPP包装,这,是应该坚决反对的!

 

基建和政府投融资体系已经走到了深水区,它涉及了:行业改革(如医疗体制改革),地方政府隐性债务,防范化解金融风险,房住不炒底线,财政与金融的关系,国有和民营的关系,政府和市场的关系,地方与中央的关系。这里面随便拎一个出来,要么是前期定下的红线,要么是需要长远考量逐步解决的深层次问题。

 

所以,请大家提建议的时候,能够更谨慎一点,也更详细和实操一些,不要误人子弟,还让全国基层政府、金融机构和企业陪跑瞎忙!

 

本文真实作者:一个在PPP推动大基建中受伤至深,为PPP最终一地鸡毛悲痛欲绝的金融民工


版权所有:河北省城市建设投融资协会